结论:上周债市依然保持弱势,周三一度趋于乐观,但很快在市场对地产政策转向的预期中再度转向悲观。全周来看利率短端上行幅度更大,信用抛压依然很重,整体表现利率优于信用。本周值得关注的指标包括3Y国开隐含税率达到阶段性高点、1Y Basis及国债期货跨期价差快速上行。
虽然利率势能和高等级信用利差都已经处于历史偏高水平,但目前看反转似乎还是为之过早,主要原因在于市场对隔夜资金这一benchmark(基准)能否维持目前水平缺乏信心。如果11月隔夜资金宽松是为了应对理财负反馈压力,那正如7月应对地产断供断贷风险一样,随着后续长效政策的推出、或者负面影响淡化,隔夜资金价格也将逐步回归政策中枢。临近年末,各类型机构做多动力欠缺,市场格局可能还是以小规模存量博弈为主,建议多看少动,纯债产品久期2-2.5年。
1.主要数据与事件
(资料图)
公布12月6日政治局会议通稿: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
2.市场表现
现券方面,上周债券市场除了周三利空出尽、银行自营及保险资金接券消息外,其余时间收益率还是震荡上行。其中,利率短端上行幅度大于长端,全周来看主要短端品种(3M1Y存单、1Y国债、1Y3Y国开)上行幅度超过一个标准差,曲线小幅走平。相对来说,信用债依然承受较大抛压,甚至在利率整体下行的周三,信用债曲线依然上行10bp左右,两个市场表现几乎完全割裂。全周来看,主要品种(城投、二永、证券公司)1Y以上期限收益率上行幅度超过两个标准差,商金表现更接近利率,略好于其他信用品种。
图1:利率市场表现
图2:信用市场表现
3.利差变动
现券方面,曲线扁平化导致国开期限利差收窄到极值水平,利率与信用债的不同步变动,使得AAA及AA+信用利差进一步抬升,2Y3Y信用利差达到历史90%以上分位。除此以外,国开与国债走势的差异使得3Y国开隐含税率大幅提升。衍生品方面,由于fixing走势差异,shibor1Y上行幅度相对repo1Y更为显著,5Y则差异不大,导致repo1*5和shibor1*5、 Basis 1Y和5Y走势上的差异。NDD在0值附近震荡,Bondswap继续保持历史低位,国开在6.6bp、国债在-12bp。跨期价差出现比较明显的上行,尤其是T跨期从12月2日0.535元上升到0.625元,TF从0.425到0.48元。
图3:国开期限利差分位及相对走势
图4:AAA及AA+信用利差分位
图5:3/5/10Y国开隐含税率
图6:Basis及1*5
图7:NDD 5Y
图8:国开/国债Bondswap
图9:TF/T跨期价差
4.策略信号
流动性指标层面,趋势性指标仍热指向收紧,临近年末离散度指标出现上行。市场情绪方面,以我们自己量纲计算的久期中位数整体维持在较高水平,但相对上上周3.49边际回落至3.37。参考卖方计算结果,上周公募基金久期小幅下降0.02至2.54。现券成交方面,上周利率债主要买盘来自农村金融机构,净买入365亿,其次是大型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净买入323亿,货币市场基金净买入165亿。主要卖盘为基金公司及产品、其他产品类和理财子公司及理财类产品,分别净卖出357亿、349亿和280亿。
图10:狭义流动性指标
图11:市场久期中位数水平
具体策略信号方面,动能信号和势能信号目前仍不支持做多,自动驾驶模型给出的建议不变,底仓1-5年指数、杠杆率80%。汇率引导和商品引导模型看多,说明从全球风险偏好的角度,仍有一些对债市积极的因素。
图12:自动驾驶模型
图13:势能水平
图14:利率引导模型(短期-5Y国开)
图15:利率引导模型(长期-5Y国开)
图16:汇率引导策略
图17:商品引导策略
5.本周关注
11月经济(投资消费)、金融(社融M2)数据
12月MLF续作情况(到期5000亿)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人工智能投资存在固有缺陷,投资者应当充分了解基金运用人工智能投资的风险收益特征。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基金的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的其他基金业绩和其投资人员取得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职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购买货币市场基金并不等于将资金作为存款存放在银行或者存款类金融机构,基金管理人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定期定额投资并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不能保证投资人获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储蓄的等效理财方式。本材料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本材料仅为宣传材料,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投资人应当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及《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以详细了解产品信息,充分认识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认真考虑基金存在的各项风险因素,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
Copyright 2015-2022 企业财报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2018864号-21 联系邮箱:2 913 236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