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日本央行出人意料的扩大了10年期国债的收益率目标区间,从-0.25%到0.25%扩大到了-0.5%到0.5%。
(相关资料图)
2012年安倍当选,从2013年开始,便全面实施“安倍经济学”,希望能够拯救日本衰退的经济。
“安倍经济学”说起来其实很简单,货币政策上极其宽松,维持超低的零利率甚至负利率,刺激经济;在财政政策上则非常积极,政府大量负债给予产业补贴;同时调整结构,更加支持新产业发展。
宽松的货币政策使得日元汇率一直比较低,对于日本这样一个出口强国来说也是有利的。在“安倍经济学”的刺激下,日本大盘从10000点最高涨到30000点。
然而“安倍经济学”也给日本经济埋下了隐患。
近期,全球通胀居高不下,以美联储为代表的各国央行纷纷加息,以应对国内通胀高企的情形,在这样的背景下,日本仍然坚持宽松货币政策,日债、美债之间的高利率差,使得资本选择不断卖出日元,换入美元,日元贬值幅度一度达到50%。
虽说本币贬值有利于出口,但日本和中国的情况比较类似,能源和资源上都非常依赖进口,能源是工业的上游,价格抬高,就导致工业成本抬高,最终传导到下游,表现出来的就是输入性通胀。这便是“安倍经济学”埋下的第一颗雷。
因此日本不得不扩大10年期国债的收益率,本质上就是加息。
像欧美等地区目前就是靠加息,收紧货币,通过抑制经济活动来降低通胀。而日本却又不敢过多加息,在2021年,日本外债已经达到了GDP的109%,而其政府所有的债务全加起来,占到了GDP的266%!中国这两个数字则分别为15%和71%。
现在,日本政府还可以靠借新还旧来维持正常运转,一旦加息过多,将无力支付债务的利息部分,日本将面临信用破产。这是“安倍经济学”埋下的第二颗雷。
当然,过去发的债利息还是按照过去的利率计算,不是按照加息后的利率计算,但之前的债务到期了,日本政府没有钱还,还是需要借新还旧,再发新的债就要按照加息后的利率来算了,所以不管怎么操作,加息都会够日本政府喝一壶的。
货币政策也好,财政政策也罢,说到底都是为了实体经济服务的。当经济下行时,金融政策进行适当的宽松和支持,让经济软着陆;而当经济复苏时,金融政策则对应收紧,为将来可能遇到的困难预留出空间。
没有哪个国家可以脱离实体经济,完全依靠金融政策就能玩转,这也是我们国内一直强调要防止国民经济“脱实向虚”。
日本当然不可能不懂这个道理,但日本也有着自己的难处,它引以为傲的制造业正在被崛起中的中国制造所冲击。
新能源汽车方面,日本押注了氢能源,在技术专利等方面布局的很早,然而谁有市场谁才说了算,汽车消费市场大头在中国,中国绕开了氢能源汽车,发力锂电池,将日本甩开;在光伏方面,日本也一度野心勃勃,但无奈本土劳动力成本过高,竞争不过中国光伏产品;日本半导体还算有优势,不过也正面临着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的挑战。
不同于东南亚、澳大利亚、中东地区,日本与中国在经济结构上太相似,缺能源、资源,有的则是发达的制造业,这注定了中日之间竞争远远多于合作。而在中国制造不断崛起的背景下,日本面临的困局该作何解?恐怕没人能给出答案。
市场消息:
1、12月LPR公布。1年期LPR报3.65%,5年期以上品种报4.3%,均与上期持平,连续4个月维持不变。此外,央行上周重启14天逆回购操作,一周内央行公开市场净投放7,040亿元,呵护年末资金面。
对于近期资金层面,相关会议已经明确明年的货币政策仍会保持宽裕,市场有观点认为后面可能还会降息,但12月不会降,不然会影响银行今年的利率差,可能从明年开始降。
流动性将直接决定成长股的估值水平,明年的情况似乎让人有点看不清,对待这个问题其实我们只需要把握住一点就可以了,明年经济情况如何?我想一定是复苏,可能是弱复苏,但再怎么弱,也一定不会比今年三季度还弱,那么货币就不会比今年三季度还充足,那么成长股的估值水平就不应该高于今年三季度的状态。
明年成长股仍然有机会,但肯定是跌出来的机会,而不是靠货币流动性堆出来的拔估值行情,我们的布局策略仍然是成长股,但会选择估值更低、业绩确定性更大的标的。
2、免税市场逐步回暖。目前海南的航班数接近19年水平,美兰机场旅客人次来到了日均40000人,海南离岛免税销售金额自12月13日至19日连续7天超1亿元。
今天股市终于反弹了,周末的时候大家逐渐发现一些城市地铁人流量开始恢复了,市场上仍然有很多悲观的观点,认为即便大家都杨过杨康了,还是会减少出门。的确,复苏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但复苏的方向是确定的,而股市看的本来就是预期,现在这个位置,机会不要太多,切不可盲目悲观,等到所有人都开始乐观的时候,股市也就不是这个位置了。
——————————————————
实盘(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2018年底~2021年底盈利44万,复合年化35%。
今日无操作,赚2w,仓位125%,22年赚36万。
Copyright 2015-2022 企业财报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2018864号-21 联系邮箱:2 913 236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