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财 > 内容页

当前快报:银行理财净值波动加大 多家机构下调产品业绩基准

2022-09-07 17:53:57 来源:腾讯网

随着“资管新规”过渡期结束,银行理财净值化转型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下调业绩基准亦有利于调整投资者的收益预期

《中国科技投资》张婷 龙敏

近日,中国理财网发布的《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半年报告(2022年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6月底,理财产品存续规模达29.15亿元,同比增长12.98%;其中,净值型理财产品存续规模27.72万亿元,占比95.09%。《报告》亦显示,期内投资者数量达9145.40万,上半年累计为投资者创造收益4172亿元。


(资料图)

从收益看,2021年理财产品单月加权平均年化收益率在2%-4%之间,2022年以来在0-5%之间。在“破净”压力加大的背景下,银行理财机构亦对业绩基准做出调整,同时布局收益更加稳健的同业存单类产品。

净值率波动加大

《报告》显示,2022年上半年,共有253家银行机构和25家理财公司发行理财产品,随着理财业务转型持续深化,净值型产品存续规模及占比已达到较高水平。截至2022年6月底,净值型理财产品存续规模27.72万亿元,占比95.09%,较年初占比增加2.13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占比增加16.06个百分点。

进一步看,截至2022年6月底,理财公司产品(全部为净值型产品)存续规模19.14万亿元,同比增长91.21%。其中,理财公司自主发行产品占比不断增加,截至2022年6月底达62.94%,较去年同期增加8.02个百分点。

从银行及理财公司发行的产品类型看,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存续规模及占比呈上升趋势。截至2022年6月底,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存续余额27.35亿元,同比增长20.22%,占全部理财产品存续余额的93.83%,较去年同期增加5.65个百分点。

同时,混合类理财产品存续余额1.72万亿元,同比下降41.97%,占全部理财产品存续余额的5.90%;权益类理财产品存续余额795亿元,同比下降5.69%,占全部理财产品存续余额的0.27%;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理财产品规模较小,为65亿元。

从产品结构看,公募理财产品仍是银行理财的主力。截至2022年6月底,公募理财产品存续余额27.97万亿元,占全部理财产品存续余额的95.95%;私募理财产品存续余额1.18万亿元,占全部理财产品存续余额的4.05%。

但从收益率看,2022年以来发行的理财产品变动相对较大。2021年理财产品单月加权平均年化收益率在2%-4%之间,而2022年以来在0-5%之间。2022年3月,理财产品单月加权平均年化收益率大幅下降至1%以下,随后两个月收益率快速回升,2022年5月单月加权平均年化收益率超过4%。

同时,自8月以来,已有多家银行及理财子公司发布公告宣布下调多款理财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调整幅度多为10BP(基点)或以上。例如,中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银理财”)发布公告称,于2022年8月9日起对“中银理财-稳富(季增益)007”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进行调整,由2.70%-4.00%(年化)调整至2.50%-3.80%(年化),即在原业绩基准基础上下调了20个基点。同时,中银理财还对旗下的智富及稳富系列等多款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进行了下调,调整幅度为10-40BP(基点)不等。

此外,招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招银理财”)于8月15日发布公告称,“金鼎”九个月定开10号固定收益类理财计划调整业绩基准,从2022年8月19日起,第3个投资周期的业绩比较基准调整为2.90%-4.60%,而此前2021年11月19日起的第2个投资周期业绩比较基准为3.85%。

除了调整旗下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部分理财子公司选择提前终止运作部分理财产品。信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信银理财”)曾发布公告称,经审慎评估,公司决定于8月9日提前终止信银理财智慧象固收增强FOF一年定开15号理财产品,同时关闭8月9日的申购和赎回交易。

中原银行(01216.HK)、盛京银行(02066.HK)、浦发银行(600000.SH)等也均有理财产品提前终止,而被提前终止的理财产品多以固收类产品为主,混合类、权益类产品较少。

谈及多家银行及理财公司下调业绩比较基准的原因,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认为,近期市场利率走动、权益市场波动都会影响理财产品收益水平和净值波动,多家银行及理财子公司下调业绩比较基准主要是理财净值化转型后,理财产品净值受市场环境影响较大,机构根据市场环境变化调整收益基准,引导投资者合理预期,也有助于减少个别理财收益偏离参考基准而遭投资者投诉。

周茂华进一步指出,业绩不佳的理财产品提前终止相当于提前止损,有助于保护投资者利益,减少机构与投资者潜在纠纷,维护理财机构市场声誉。

大举布局同业存单类产品

普益标准监测数据显示,银行理财子公司7月新发产品未能延续6月的表现,7月仅发行1054款理财产品,环比减少417款,降幅达28.35%。从下降幅度看,银行理财子公司新发产品数量的降幅,要高于全部银行新发理财产品的降幅。在新发产品数量下降的同时,银行理财子公司在售产品数量亦在同步走低。7月,银行理财子公司共有3105款理财产品在售,环比减少176款。

另外,此前具有数量优势的“固收+”产品亦有所下降。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7月,银行理财(含理财子公司)“固收+”类产品发行量较去年同期减少了超7000只。新发数量减少的同时,南财理财通数据显示,近一年来“固收+”类理财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均值亦低于纯固收类产品。

但与此同时,银行理财子公司开始进军同业存单类理财。近日,工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工银理财”)发布了一款“天天鑫添益同业存单及存款固定收益类开放式理财产品”,计划发行规模20亿元,年化业绩基准2%-3.3%,并将AAA级同业存单作为重要投资方向。

而今年以来布局同业存单理财产品的机构,还有招银理财、交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交银理财”)、中银理财等多家银行理财子公司。其中,交银理财、招银理财及工银理财发布的产品均为“同业存单及存款”理财产品,而中银理财推出的则是“同业存单指数”理财产品。

从募资规模看,上述四家理财公司分别从20亿元至1000亿元不等,其中中银理财募资规模最大,为1000亿元;四家公司的产品预期收益率在2%-3.6%之间,而目前产品业绩比较基准上限最高的是交银理财,为3.6%。

同业存单指数,是指由银行间市场上市、符合特定要求的同业存单作为样本券编制得到的指数,银行理财子公司亦是通过购买相关指数中的成分同业存单,最终形成的相关理财产品。

普益标准认为,“资管新规”过渡期结束,此前的保本型理财产品资金大规模外溢,低风险、高流动性的同业存单指数理财产品有利于吸收部分外溢资金。同时,今年以来A股市场持续波动,部分银行理财净值也出现波动,“破净”情况频出。银行理财客户多以稳健偏好为主,更倾向于中低风险的理财产品。

普益标准指出,相比基金公司,理财子公司脱胎于银行,对银行存款类金融机构更加了解,在选择同业存单上经验更加丰富,整体收益或将更加稳健。

盘管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向《中国科技投资》记者表示,“当前,理财市场的产品购买其实就是一个相当考验投资者的投资能力的事情,这是因为投资者必须学会去看自己买的产品到底是什么。建议各位投资者每次购买理财产品的时候,一定要学会仔细研究自己购买产品的投资标的的风险情况,再结合基金的过往业绩以及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从而进行多元化的选择和判断。”

“而对于各家基金公司和银行来说,当前市场的波动较大也给其理财产品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之前市场环境好,大家都赚钱看不出好坏,但是现在当大潮退去,才能看出到底谁才有真本事。”江瀚补充道。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2015-2022 企业财报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2018864号-21   联系邮箱:2 913 236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