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持续增长,理财投资成为人们日益重视的一件事。当今社会,人们评价一个人是否优秀,除了用智商和情商以外,还发明出了“财商”这个时髦的词汇。
【资料图】
不过,“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市场上理财投资产品众多,提高财商的第一步,是认清市场上各类产品是什么。做过一段时间投资的朋友,一定会听到一个概念:指数。什么是指数?为什么它经常被提及?指数和投资有什么关联?怎样做好指数投资?想必这些问题,不止一次萦绕在各位看官脑海中。
今天,小编为各位解密,让大家快速掌握指数和指数投资的知识。当然,有一定基础的朋友也可以直接跳到第三部分,我们一起来探讨指数投资的心得。
何谓指数?
所谓证券价格指数,官方释义即在证券市场上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证券(或全部证券),通过对证券的交易价格进行平均和动态对比从而生成指数,借此来反映某一类证券(或整个市场)价格的变化情况。根据资产类别的不同,主要有股票价格指数和债券价格指数。
通俗来说,指数就是指一篮子股票的价格。因为篮子中的股票价格各异,所以用特定的编制规则来确定一个数字,代表这一篮子股票的价格高低。
所以,我们往往能从一个指数上观察到三个基本要素:成份股及其数量、基点和基日和指数的计算方法。成份股就是这一篮子股票里具体包含的股票,基点就是一篮子股票初始的价格水平,基日即确定基点的日期,指数的计算方法则是指一篮子股票价格具体怎么计算的。
指数有什么用途?
你可能会好奇,指数具体有何用途呢?
事实上,不妨设想一下,当你把指数看成一个数据,它就能反映一篮子股票的价格表现情况,因此可作为表征市场的观察和研究工具,或者作为基金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用以评估投资业绩;如果把它看成“价格”,它就可以变成交易对象本身(毕竟价格变动就会产生套利空间),所以市场上存在一些跟踪指数的指数基金。
对我们个人投资者而言,指数基金是除了股票之外非常优质的投资标的,并且各有所长。
就投资风险而言,个股投资因为单只股票的涨跌难以把握,波动通常较大,如果个股因遭遇某些突发特殊事件而使得投资者“踩雷”,那么投资损失可能非常大;而指数投资通过股票组合来分散个股的非系统性风险(成份股在指数中所占的比重是有上限的),某一成份股的个体风险对指数化投资组合的影响则会相对较小。
就投资收益而言,个股投资获取的是单一股票收益,相比于指数投资一篮子股票,弹性更大。
而在投资难易程度上,目前A股上市公司超5000家,信息和数据浩如烟海,开展个股投资不仅需要投入较多时间精力,而且对专业能力要求较高,而指数投资则相对集中,特别是一些行业指数,可一揽子打包该行业上中下游相关领域的重点公司。
为什么指数投资被许多人推崇?
关于指数投资,市场上流传着一个跟巴菲特有关的小故事。
2007年12月,巴菲特发起了一个50万美金的赌约,以从2008年1月1日开始的十年为期,他认为标普500指数基金的回报将超过对冲基金的回报(扣除手续费、成本和费用)。当时,有一位基金经理选择了5只涵盖数百只主动管理对冲基金的“基金中基金”构建组合来迎接挑战。所谓“基金中基金”,背后实际上是众多的华尔街精英的智慧。10年后该基金经理的投资组合平均年化收益率是2.96%,而巴菲特押注的标普500指数基金的平均年化收益率是8.5%,巴菲特大获全胜。
因此,指数基金声名大噪,许多散户都对此趋之若鹜。各位看官肯定好奇:为什么指数基金可以战胜华尔街精英的智慧结晶?
第一,指数基金寻求的是目标市场的平均收益,而超越市场平均收益并非一件易事。根据Wind数据,过去5年只有41.7%的个股跑赢沪深300。
数据来源:Wind,指数收益为全收益,收益统计区间为2018-01-01至2021-12-31;每一时间区间内不对未上市或上市时间不足180天的股票进行计算。
第二,指数基金的运作公开透明。指数基金复制指数构建投资组合,持仓股票和结构与标的指数会十分接近。在指数编制机构官网或者行情软件上查询指数信息,即可大致掌握基金的投资组合信息。而和指数基金对应的主动权益类基金,只会在季报中披露季末时点的前十大股票持仓,在半年报和年报中披露半年/年末时点的完整股票持仓。在前后两期定期报告对应时点之间,基金日常发生的变化,投资者是无从知晓的。
第三,指数基金的持仓连续稳定。主动型基金的基金经理可以在基金合同约定的范畴内,自主判断,自主决策,对投资组合进行调整,力争收获更高超额收益。而指数基金是按指数编制规则构建组合,全部或抽样复制指数,且为保证跟踪效果,会以高仓位运作,力求实现投资者看到的指数长什么样,买到的基金就大概长什么样。因此,工具化特征鲜明的指数基金,持仓情况“天生”就会比较稳定连续。
第四,指数基金的费率相对低廉。在不考虑认/申购、赎回费、销售服务费等销售费用的情况下,指数基金的费率比主动偏股基金平均低一个百分点左右,还是实惠不少。
如何做好指数投资?
掌握了指数和指数投资的基础知识,我们不妨开始深入探讨一些进阶知识:怎样做好指数投资?
事实上,做好指数投资既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
首先,我们需要先了解市场上有哪些指数投资产品可供我们挑选,其次,便是如何挑选,这些都是知识层面的内容;而具体的投资策略,就是一门艺术了,需要看个人的研究深度和理解判断。
01 指数产品的类别
了解指数的分类,可以帮助我们在进行购买指数产品时,更加准确、便捷地查找和挑选投资标的。
按照资产类型,指数主要可分为股票指数、债券指数、商品指数。股票指数和债券指数分别主要反映特定股票、债券市场价格走势。商品指数主要反映可交易的大宗商品价格走势,比如黄金指数、原油指数、豆粕指数等。
当然,今天主要和大家探讨股票指数,主要包括宽基、行业、主题、策略类指数,咱们一个一个来说。
宽基指数通常表征某个市场或板块的整体表现,比如反映上交所上市公司整体表现的上证指数,选取创业板最具代表性的100家上市公司构成的创业板指,或者选取沪深市场中市值大、流动性好的300只股票构成的沪深300指数,等等。
与宽基指数对应的是窄基指数,主要包括行业指数和主题指数。行业指数即其成份股均归属于某个特定行业,因为不同机构行业分类标准不同,所以行业指数的数量也很多,比如中证一级行业指数有11个,申万一级行业指数则有31个。而主题指数即其成份股与某个主题高度相关、可用一条“主线”串联起来,比如中证养老产业指数,是针对养老产业这个主题构建的指数,其行业分布十分广泛,涵盖了医药卫生、健康食品、休闲旅游、人寿保险、小家电等养老产业相关的上市公司。
除了以上指数,市场上还存在一种策略指数,通常是针对某种特定策略(红利、低波、基本面、价值等)来选择成分股,确定权重的指数。例如上证红利指数主要选取现金股息率高、分红比较稳定的成份股;中证500行业中性低波动指数,主要在中证500指数二级行业内选取低波动特征的证券,力求实现降低指数整体波动率的目标。
对了,除了完全复制指数的基金,市场上还存在一种指数增强基金,即在紧密跟踪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主动增强操作,试图获取超额回报。其“增强”的途径和方法,大体上分为两种,一种是基本面主动增强,即基于上市公司基本面研究,来调整指数成份股权重结构和在合同允许的范围内,增配部分非指数成份股;另一种是量化增强,即根据数理统计方法,建立如多因子模型等定量模型,基于模型输出的结果对可投资范围内的股票进行综合评分、选股、构建组合,并结合风险控制指标,对组合进行权重优化。
02 指数基金投资的四个基本“招数”
长期持有
对于指数化投资而言,最精彩的招数往往不是反复“折腾”,而是顺其自然、以静制动,即买入并长期持有指数基金。这种简单易懂的方法除了可以分享企业价值的成长,力争获得市场平均收益外,还有一个容易被忽视的优点——不会轻易错过对投资收益贡献较大的关键上涨时期。
一些投资者期望通过择时来把握市场上涨的黄金时机,但频繁择时可能会导致我们错过一些涨幅最好的交易日。守拙是一种智慧,如果市场长期大趋势向上,那么不为短期波折所动,长期持有反而可以更好地把握住市场上涨的时机,恰似“无招胜有招”,当机会来临时你就能在场。
定期定额投资
定投是指在固定的时间,以固定的金额买入特定指数基金的策略。定投是以分批买入,来应对高度不确定的市场,将持仓成本平滑成一段时间的平均成本。
定投就如同一套看似“佛系”的武功,打坐参禅,纪律投资,看尽云起云落,潜心摊低成本,点滴积累,好像与世无争,把压力和焦虑抛至脑后,简单省心,而一旦市场机会到来,却可能有机会收获不错的回报。如果对“大道至简”的指数基金运用得当,有望用其独有的“内力”把定投的优势带入更高境界。
核心+卫星
使用多个指数,组团儿作战,可以尝试摆出一套“阵法”:由核心和卫星两部分构建投资组合。核心部分立足于守牢基本盘;卫星部分则可以适时出击,灵活切换,以期提升组合收益。
在实践中,核心部分一般会选投主流宽基指数,力争把握住市场长期Beta收益。卫星部分,则相对比较灵活,可根据自身风险偏好对市场的研究判断,择机参与行业、主题、策略类指数基金并开展切换轮动。核心压阵,卫星突前,一定程度分散风险的同时,也可使组合更加“锐利”。
不过,核心+卫星这套招数会对各位“武林高手”们的专业水平提出更高要求,需要及时了解和关注市场趋势、风格切换、行业景气度、板块轮动节奏等,并保持跟踪,慎重研判。
资产配置
资产配置是指投资者们根据自身情况和投资目标,将资金分配到不同的资产上。投资没有包打天下的“武功秘笈”,不同资产类别都有其独有的特点、优势和风险,大量的理论和实践经验证明,开展科学的资产配置,利用各类资产之间的低相关、负相关性分散风险,可以有效提高投资组合长期收益的稳定性。
投资的“武学”博大精深,千变万化。了解指数化投资,善用指数基金,相信你的财商值,又加了一分!(除标注外,数据及图表来源:易方达投资者教育基地)
Copyright 2015-2022 企业财报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2018864号-21 联系邮箱:2 913 236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