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受宏观经济影响、需求转弱、原材料价格高位运行等多元因素影响,钢铁行业在2022年遇到了低谷,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重点钢铁企业营收同比下降6.35%、利润同比则大幅下降72.27%。
在众多钢铁企业中,也有业绩表现稳健的企业。2023年3月24日,天工国际发布业绩,公司全年营收50.67亿元,同比减少11.8%;实现归母净利润5.04亿元,同比减少24.2%。分业务看,公司模具钢、高速钢、切削刀具、钛合金业务分别实现营收27.03、9.65、7.57、3.62亿元,其中模具钢、钛合金业务同比增长13.0%、37.7%,高速钢和切削刀具同比下降4.0%、28.5%。另外,2022年新增电动工具套装业务,实现营收2.80亿元。以上业务中,占比较高的模具钢稳中有升,高速钢波动较小,切削刀具受海外市场需求减弱从峰值下降,钛合金业务由于接入新的重要客户实现高速增长,表现符合预期。
业绩表现韧性十足:营收总量方面,2022年开始,公司剔除了非核心业务的商品贸易业务,该业务2021年营收超10亿元,占比17.9%,若剔除2021年营收中商品贸易板块(剔除后为47.18亿元),公司在主要四大业务板块上实现了正向增长,增幅为14.6%;盈利能力方面,得益于公司在所处细分领域强劲的综合实力,以及布局全球的战略部署,在国内需求低迷的情况下,公司实现综合毛利率22.7%,基本与2021年的24.5%基本持平,利润受影响程度显著低于全行业平均水平,盈利韧性强。
公司业绩能保持韧性主要得益于三点,一是全球化的营销网络,二是产品结构的持续调优,三是立足细分领域高壁垒保证了盈利空间。
首先是公司完善的全球营销网络。公司是工模具钢龙头企业,在特钢行业仍为内销为主的阶段中,公司是国内少有的拥有全球化布局的企业,产品远销北美、欧洲、亚洲等地近百个国家和地区。2022年,随着海外经济活动逐渐开放,对模具钢及高速钢的需求开始恢复,同时加上国内疫情影响与市场疲软影响,公司加大了对海外市场的开发,对北美、欧洲、亚洲(除中国外)地区营收大幅增长42.0%、32.3%、19.3%,公司中国区营收规模占比下降至38.5%。公司出海多年,经验丰富,是国内特钢企业中出口占比最高的企业之一,全球营销的格局在2022年很大程度帮助公司抵消国内市场需求疲软的影响,保证了公司业绩的稳定。2023年,随着国内的开放与经济复苏,国内市场有望快速恢复,公司内销业务恢复确定性高,增长空间大。公司全球化的布局,既打开了公司的市场空间,也是公司减少业绩波动、保持持续成长的保证。
其次是公司各产品的结构持续调优。公司当前拥有模具钢、高速钢、切削刀具、钛合金、以及2022年新增的电动工具套装五大业务板块,各板块质量不断调优。模具钢方面,公司在年内正式立项启动7000吨快锻项目,满足市场对一体成型压铸领域中对大规格模具钢的需求;高速钢领域,公司高毛利的粉末冶金板块占比不断提高,部分抵消2022年需求不振带来的销量下降的冲击,未来下游需求转暖后有望持续提升公司板块利润;切削刀具方面,公司位于泰国的二期项目正式启动,有望在2023年下半年完工,新增产能5000万件,使得公司切削刀具产能翻倍,增强公司在切削刀具领域的综合竞争力,更好满足北美客户的需求。其次公司于2022年丰富刀具品类,粉末丝锥和硬质合金项目已全线投产,成为国内品类最全的切削刀具制造商,以满足不同客户的多元化需求;钛合金方面,公司钛合金盘圆品质行业领先,2022年产品顺利导入消费电子行业,大幅提升公司营收规模及产品售价,公司产品平均售价提升36%,钛合金板块毛利率由16.0%提升至28.5%。公司各板块产品结构持续优化,保证公司不断筑高竞争壁垒,享有龙头优势。
最后是公司身处细分领域高壁垒保证了利润空间。工模具钢是下游制造业的基础,拥有“必需品”和“消耗品”双重属性,下游对公司产品价格敏感性弱,成本压力能够比较顺畅传导至下游,保证了公司可观的利润空间。2022年,公司应对模具钢、高速钢中钼、铬、钒、钨、钴等稀有金属价格上涨的压力,多次提价降低了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影响。同时,公司作为细分领域龙头企业,近年来持续推动公司产品转型升级,产品正向着高端市场迈进,“隐形冠军”含金量持续提升,有助于公司产品单价及利润的提升。2022年,公司模具钢、高速钢、切削刀具平均毛利率分别为19.1%、20.8%、27.5%,在钢铁行业处于较高水平,彰显了公司作为细分领域龙头企业的盈利能力。
展望未来,公司2023年业绩值得期待。一方面,国内经济的逐渐恢复有望有效支撑公司内销板块的恢复,支撑受内销波动影响较大的模具钢、高速钢板块增长,公司营收及利润将迎来修复;另一方面公司产品结构的持续优化作用将在2023年逐步体现,包括模具钢的7000吨快锻项目、粉末冶金5000吨产能的稳步放量、切削刀具产能扩张以及品类的扩充、钛合金业务附加值及销量提升等,多业务协同推动公司完成2023年高质量成长目标。
(文章来源:青岛财经网)
Copyright 2015-2022 企业财报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2018864号-21 联系邮箱:2 913 236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