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金融 > 内容页

太保股东大会来了!最新布局曝光 这些领域很关键!管理层回应5大热点问题

2023-05-27 11:32:28 来源:券商中国

险企一季报发布之后,保险股迎来一波明显涨势。其中,中国太保A股股价今年以来累计上涨16.07%,涨幅位列A股上市险企前列。保险公司未来将如何布局,受到市场广泛关注。

5月26日,中国太保2022年股东大会在太保家园上海崇明国际颐养社区召开。股东大会现场,投资者问题主要围绕集团大健康战略、投资策略、寿险转型、新能源车险挑战等热点议题展开。

太保集团董事长孔庆伟表示,融入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建设保险业现代化,是中国保险业新的时代命题。公司将始终保持着对行业发展规律的敬畏,稳中求进,稳中求精,在新时代的高质量发展中不断丰富保险服务内涵,凝聚奋进力量,答好时代之问。


(资料图片)

对于投资策略,太保总裁傅帆表示,公司将继续完善精细化的哑铃型资产配置策略,优化大类资产配置。一方面继续择机加强对国债等长久期资产的配置,另一方面,适当提高未上市股权及权益类资产的配置比例,以寻求提升长期投资回报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股东大会上,太保集团董事长孔庆伟、太保产险董事长顾越等管理层现场参会,瑞再集团CFO John Robert Dacey亦以股东董事身份来到现场。太保集团总裁傅帆、太保寿险总经理蔡强因在瑞士再保险总部,以连线方式参加此次股东大会。三年前成功发行GDR并引进瑞再集团作为基石投资者后,太保董事会国际化视野更加凸显。

布局“大健康”是希望之路

问题1: 太保“大健康”战略思路与进展如何?如何实现“第二增长曲线”?

近年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中国太保加速推进“大健康”“大区域”“大数据”三大战略。其中,大健康战略作为三大战略之首,于2020年8月正式启动。

据了解,目前,太保已构建起覆盖未病、已病、康复、养老的全场景康养服务体系。赋能主业方面,数据显示,2022年,太保健康险保费收入较2019年末增长近25%。5月20日,太保发布“352”大健康服务蓝图,首次明确提出了大健康保险支付、服务赋能和生态建设的三大圈层以及10项具体行动。

股东大会上,“大健康”成为股东关注的首个问题。大健康战略规划思路与进展如何?如何实现“第二增长曲线”?对于这些问题,孔庆伟表示,保险公司要坚持做精主业,同时要保持创新动力,两者不可偏废。5月20日,公司发布了大健康服务蓝图,主要有三点考量:

一是健康保障领域发展空间巨大。全民健康,国之大计。太保布局“大健康”是正路、长路、希望之路。将有助于发挥主业优势,同时反哺公司自身高质量发展。

二是健康生态建设要用“时间”来培育。保险行业依然有很多值得深耕的地方,包括管理式医疗、数字化医疗、养老康复等,每项工作都是创新,都是从无到有,要在实践中提升能力。公司以赋能主业为目标,非常关注机制建设、与专业机构合作以及人才培养,形成自身竞争优势。

三是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不断形成产品服务新路径。太保今年还要新开5家太保家园,与交大医院合作的源深康复研究院将于明年落地上海……这些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创新供给能力,对太保集团健康险保费保持快速增长将形成有力促进。

孔庆伟表示,从客户服务来看,2021年,享受太保健康服务的太保客户为103万人,去年增长150%至258万人,今年这一数字将达到400万人。“健康生活,太保行动!”——希望它成为太保服务的专属名片。

孔庆伟表示,融入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建设保险业现代化,是中国保险业新的时代命题。公司将始终保持着对行业发展规律的敬畏,稳中求进,稳中求精,在新时代的高质量发展中不断丰富保险服务内涵,凝聚奋进力量,答好时代之问。

适当提高未上市股权及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

问题2: 如何看待2023年资本市场走势?公司投资策略有何变化?如何管控信用风险?

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太保集团投资资产达2.08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3%。作为掌握万亿投资资产的保险机构,太保如何看待2023年资本市场走势以及如何进行资产配置,也是股东们关心的热点问题。

傅帆表示,国内经济复苏和产业升级的确定性不断增强,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促消费政策不断加码,此外资本市场注册制全面实施也有助于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同时,美联储加息节奏和幅度相关预期放缓,国际经济环境发展对权益市场温和复苏起到有力支撑。从利率市场来看,国内货币政策有望保持稳健宽松基调,全年利率走势维持震荡格局的同时,不排除后续发生反转的可能。

基于上述判断,公司将继续提升投研专业能力,把握市场机遇,继续完善精细化的哑铃型资产配置策略,优化大类资产配置。一方面继续择机加强对国债等长久期资产的配置,另一方面,适当提高未上市股权及权益类资产的配置比例,以寻求提升长期投资回报水平,应对长期低利率挑战,积极应对再投资风险。

同时,傅帆表示公司将紧紧围绕国家政策导向,发挥保险资金久期长、稳定性强的优势,重点在区域协调发展、乡村振兴、新兴基础设施建设、住房保障、城市圈建设等方面进行布局,支持服务国家战略和实体经济的同时,获取长期稳定的回报。

信用风险防范方面,傅帆表示,过去几年太保没有发生重大风险事件,一定程度上验证了公司团队专业性和风险管理制度完善。公司将持续优化集团一体化的信评管理体系,并结合宏观经济形势和外部信用评级等因素,在全面、综合判断的基础上进行投资决策,按照统一的管理制度和标准化的流程主动管控信用风险。总体来看,对太保信用风险管控前景比较看好。

从“渠道转型”转向“模式成型”

问题3: 寿险“长航”转型效果是否可持续?下阶段转型计划和思路如何?

寿险业务向来是保险公司的压舱石,转型成果受到市场广泛关注。2022年初,太保寿险推出“长航行动”。今年一季度,太保寿险新业务价值等多个核心指标持续好转。

谈及寿险“长航”转型效果是否可持续,以及下阶段转型计划和思路,蔡强表示,寿险公司实施长航转型以来,目前各项目集全部进入推广实施阶段,转型进程基本符合预期。第一个阶段动能开始积蓄,转型成效逐步显现。

一是业务发展趋势向好。2022年下半年,寿险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13.5%,2023年一季度新业务价值为39.71亿元,同比增长16.6%,连续三个季度增长。

二是业务品质持续改善。2023年一季度个人寿险客户13个月继续率95.9%,同比提升6.8pt,回升到太保寿险历史最高水平,同时新业务价值率也在稳步提升。

三是队伍质态稳中有进。其中核心队伍规模逐步企稳,核心人力占比同比提升,核心人力人均佣金收入以及税前收入均同比大幅提升。

蔡强表示,下阶段,公司将持续保持转型定力,根据战略工作规划进一步推进18个月路线图,主要是实现从“渠道转型”到“模式成型”转变,真正树立职业化、专业化、数字化的个险队伍。银保方面继续专注重点战略合作银行、重点区域,打造价值导向的新银保渠道。同时,公司将进一步激发各层级活力,以配套外勤转型和职业化、专业化、数字化工作,从而让整个长航转型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

全面推广新能源车险新商业模式

问题4:如何看待新能源车险竞争格局?公司如何建立差异化竞争优势?

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同比增长96.9%和93.4%,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已连续8年位居全球第一。快速增长的新能源车市场和颠覆式的经营模式,对于经营新能源车险的保险公司带来巨大机遇和空前挑战。

谈及如何看待新能源车险竞争格局,顾越表示,早在两年前,公司就看到了新能源车险发展趋势和对保险公司经营管理带来的挑战:一方面,新能源车险增速高、市场潜力大;另一方面,新能源车险综合成本率高,据不完全统计,行业新能源车险综合成本率超120%。

“保险公司既要抓住新能源车险发展机遇,同时也要做到可持续发展。”顾越说,太保产险两年前成立了新能源车险研究组,专门研究新能源车发展商业模式。经过一年多探索和研究,公司在去年全面实施了新能源车险新商业模式,简称直营模式,核心是直达客户、集约经营,完全打破传统油车险商业模式。直营模式与新能源车企倡导的客户经营模式完全契合,受到新能源车企的普遍欢迎。目前公司已经与8个品牌车建立了直接合作关系,包括特斯拉、蔚小理等。

顾越表示,经过近一年运营,目前太保产险在8个新能源车合作品牌中的市场份额达到20%,比该公司车险市场份额高出8个点,同时综合成本率实现大幅度优化。这些数据充分说明创新建立的直营模式是成功的、具有商业价值和可持续的。这样的业绩进一步增强了公司大幅度拓展新能源车险领域的信心。

他表示,目前公司正在与更多新能源车企全面开展合作。接下来,公司将进一步优化新能源车险直营商业模式,扩大直营合作品牌,深化直营合作领域,进一步培育公司在新能源车险方面的比较优势。

新会计准则实施不会动摇公司经营逻辑

问题5:新会计准则对公司经营指标有何影响?公司产品策略、经营策略、资产配置策略会否发生变化?

今年起,上市险企首次执行中国版I17(新保险合同准则)。同时,除了中国平安,这也是上市险企同步执行I9(新金融工具准则)的首个年份。新会计准则除了影响负债端,也会影响资产端业绩。

在新保险合同准则和新金融工具准则之下,2023年一季度,五大A股上市险企营业收入数额缩水,但按新准则调整后的营收和保险服务收入同比均稳步上升。

对于新会计准则对公司经营指标的影响,太保总精算师张远瀚表示,收入方面,新会计准则在保险服务收入确认上剔除投资成分,并在合同期限内逐步确认,保险服务收入较原会计准则下保费收入所有下降。产险下降不多,寿险下降比较大。利润方面,净利润受投资波动影响加大,主要由于IFRS9实施后,更多金融资产分类至“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从而市值波动将直接影响利润,利润波动显著增加。

他同时表示,新准则的实施将对公司当期财务结果产生影响,但不会动摇公司的经营逻辑。公司将继续坚持负债驱动的长期稳健资产负债管理理念,综合考虑新会计准则以及各类监管规则,积极做好各方面的平衡管理,资产配置策略仍将保持较强的延续性和一致性。管理方面,公司将铆定高质量发展要求,建立适应新准则的业务结构管理、营运偏差管理、资产负债管理等方面的管理策略,借助新准则实施契机,助力经营管理转型。

(文章来源:券商中国)

关键词: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2015-2022 企业财报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2018864号-21   联系邮箱:2 913 236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