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做、天看、网管,说的就是遥感在看。遥感好像听起来很神秘,说穿了就是眼睛的延长,把眼睛放到更高的地方去,可以看到地面的情况,辅助农业发展、灾害治理、城市管理等,整个社会形成一个有序、信息化、相互协调、精准管理的城市治理氛围。”在近日举办的“院士眉山行”活动暨首届眉山卫星应用产业发展大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童庆禧对记者谈道。
卫星遥感是遥感中真正的“千里眼”,即将遥感器设置在卫星上,从太空遥望地球,观察地表的角角落落。近二十年来,中国遥感卫星无论是从数量还是空间分辨率来看,都逐渐与国际水平接轨,服务于商用需求的商业遥感卫星的数量则占到了半数以上。
当技术成熟之际,需要考虑的是如何让技术应用落地,真正赋能经济发展,以及从经济效益的角度考虑如何实现盈利。显然,国内遥感卫星尤其是商业遥感卫星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有券商在研报中称,我国商业遥感卫星行业已经进入了黄金发展期。“目前技术成熟了,可以走向下一个阶段了,这也可以认为是黄金期。”中国工程院院士郭仁忠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资料图)
新阶段也意味着新难题。针对国内遥感卫星应用产业的发展,在大会间隙,多位院士、企业人士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提到了他们的解决之策以及对于产业未来发展的信心与展望。
技术已成熟,行业进入下一发展阶段
1999年10月14日,我国首颗高速传输式对地遥感资源卫星——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1星(又称资源一号01星)发射成功。
近二十余年来,在国家政策支持以及技术进步等因素的驱动下,无论是从数量还是质量来看,我国遥感卫星水平均与世界接轨。据报道,截至2023年4月,中国在轨遥感卫星已达200余颗。
这背后不得不提及商业遥感卫星的发展。相较于用于气象、海洋、资源、环境等领域的公益卫星,商业遥感卫星更多是为了满足商用需求,因此对于分辨率、数据量等需求也更高,不少国营、民营企业近些年相继发布商业遥感卫星星座计划,布局这一赛道。
童庆禧介绍,目前国内商业遥感卫星的数量已经占据主导地位,超过半数。不过相较于卫星通信和卫星导航,从数据来看,遥感目前是卫星产业产值较小的一个领域。
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发布的《2022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显示,2021年,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达到约4700亿元。开源证券研报显示,2021年中国卫星通信行业市场规模为797亿元。而遥感卫星的产值方面,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2019年中国遥感卫星行业市场规模为75.50亿元。
这背后的逻辑也很简单。“任何一个产业,如果你能够从每个人的口袋里掏钱,产值发展就很好,比如通信、导航,每个人都用。”童庆禧院士对记者进一步表示,相对来讲,遥感既为通信也为导航服务,更重要的是为经济发展的建设服务。
目前卫星遥感产值不高的关键原因,是下游应用正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在接受包括《每日经济新闻》在内的媒体采访时,郭仁忠院士也表示:“严格意义来讲,我们(与国外)的差距不完全是技术的差距,实际上是后端的差距——通过卫星应用赋能产业、地方发展。如何把卫星得到的大量信息,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作用,目前来看,这方面我们是相对偏弱的。”
“现在是发展,发展后再协调”
而后端应用恰恰又是产业产值占比最高的一环。在童庆禧院士看来,“卫星制造、接收、处理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盈利,但整个产业(产值)80%以上是在后端应用”。
童庆禧院士所说的是理想情况,但目前企业通过应用及服务实现的营收占比未及这一水平。以长光卫星为例,根据其招股书(申报稿),目前公司已有72颗在轨遥感卫星,2021年公司营收突破3亿元,卫星遥感信息服务、卫星制造及相关服务的营收占比分别为58.36%、41.64%,可以看到卫星制造及相关服务收入的占比虽然不到一半,但仍然较高。
再叠加在轨卫星的折旧摊销成本较高等因素,长光卫星三年半时间(2019年~2021年及2022年上半年)合计亏损超12亿元。一颗卫星的使用年限为3~8年,年折旧率为12.5%~33.3%。因此,随着在轨卫星越来越多,折旧成本也随之增长。
如何破解商业遥感卫星企业的盈利难题,如何推动遥感卫星应用产业的发展?这也是“院士眉山行”活动暨首届眉山卫星应用产业发展大会召开的意义所在,院士、企业等齐聚,共同献计献策。
盈利难题的解决需要的是开源节流,从这一维度考虑,在卫星折旧成本较高的情况下,为什么分布在不同城市的企业还要分开发布星座计划,当数据不互通共享的情况下,这是否增加了投资成本?
对此,童庆禧院士认为,建立地面接收站、处理中心、发射卫星,就掌握了主动权,否则由于流程较长、传输不方便等因素就要被动地让别人提供数据。他进一步表示,“现在是发展,发展后再协调。”在发展过程中难免出现每一个地方都想独立发展自己的体系的情况,这是一个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训练、普及的过程。
实际上,数据与应用体系的共享也正在推进中。在此次大会上,由长光卫星、眉山环天智慧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环天智慧)、欧比特(SZ300053,股价11.44元,市值79.72亿元)等6家商业卫星应用领域领军企业发起的“商业卫星星座联盟”正式成立。据了解,联盟致力于推进商业遥感卫星数据资源和应用服务体系的共建共用共享,打造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商业卫星生态圈。
对于加入联盟的原因,欧比特常务副总经理蒋晓华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一方面,整个卫星产业以卫星研制和发射为起点,以卫星的应用和落地为终点,形成一个闭环。另一方面,从商业层面形成联盟,企业之间既存在一定的竞争,但更多的是合作,形成6个1相加大于6的效果。“数据多了,就可以在数据种类、时效等方面互补。”
携手产业链合作伙伴、创新思维很关键
在童庆禧院士看来,遥感卫星产业获得收益最重要的条件是,满足政府、企业需求,提高产品的水平、质量,提高服务的类型和水平,让产品与国际接轨。
具体来说,一方面不能单打独斗,要联合产业链相关企业共同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另一方面则需要有创新的理念和思维。
国内的大型IT企业、云计算、大数据服务商浪潮集团就在去年战略投资了环天智慧,与它一同参与环天智慧此轮融资的还有海康威视(SZ002415,股价36.06,市值3377亿元)、启明星辰(SZ002439,股价31.02元,市值295.5亿元)等。海康威视是全球领先的视频监控龙头,启明星辰则是网络安全领域的龙头企业之一,这些都与卫星遥感服务与产品的应用密不可分。
浪潮集团副总裁姜振华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卫星行业的发展,不单纯是遥感数据通信或导航,它是一条产业链,从生产到服务、运营,同时还能助力更多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助力整个产业的布局。
从浪潮集团来说,姜振华表示,要解决卫星应用的问题,背后需要数据平台进行治理、分析、决策,更重要的是需要数据的算力。浪潮集团认为,介入卫星行业,可以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浪潮的自有优势,包括算力、数据、场景赋能的能力。另一方面,结合卫星数据与浪潮多年对政府、企业服务的经验,在眉山打造一些样板或典型场景,从而向全国推广。
理念创新则是多名专家共同提及的一点。郭仁忠院士谈道,要学习马斯克等国外企业家的创新性思维,结合企业、国家发展的情况,做一些决策。武汉大学副教授段延松在受中国工程院院士张祖勋委托演讲时谈道:想象力肯定要比你知道的知识重要得多,大家要尽量想象,提出新的需求,促使研究团队可以解决一些很实际的问题。
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童庆禧院士表示,在商业遥感卫星相关领域,中国的发展处于蓬勃开花的阶段,到结果还需要一段时间。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Copyright 2015-2022 企业财报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2018864号-21 联系邮箱:2 913 236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