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金融 > 内容页

真实的商战朴实无华?高管被免职后被曝“手持长剑拒交接” 宝宝树内讧牵出上市造假疑云 复星系受波及_每日头条

2023-04-21 11:25:23 来源:金融投资报


4月19日,“高管被曝遭免职后持长剑闯办公室”的话题冲上热搜前列。消息显示,宝宝树集团CFO徐翀被免职后,手持长剑强行攻入办公室,并把自己反锁在里面3天。

随后,网上关于奇葩“商战”、缩水“仙股”、巨亏“股东”、虚假上市等后续消息的关注热度居高不下。


(资料图片)

上市公司又现奇葩“商战”

4月20日,金融投资报记者发现,此前登上热搜的词条已被撤过一次,新话题热度虽有所降低,但仍有大量网友进行相关讨论。有网友好奇闯办公室行为是否违法,有网友唏嘘公司市值缩水成为“仙股”,有网友则吐槽“我国的商战永远如此朴实”。

截至20日收盘,宝宝树集团股价报0.3港元,跌幅7.69%,而在2018年底上市后数月,其股价一度触及8港元的高点;换言之,公司如今股价相比此前高点已累计跌超96%。

回顾此前报道可见,部分上市公司也曾因商战过于“朴实”而成为话题焦点。如2020年4月,当当网创始人李国庆冲入办公室抢夺公章;同月,中电电机前董事长翻墙潜入对手厂区“偷拍”;2021年1月,华信信托六旬董事长办公楼抡锤打伤公司总经理;2022年7月,哈啰单车经理因划破70辆对手品牌共享单车被拘。

北京天达共和(成都)律师事务所杨川平律师接受金融投资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办公室属于公司管理场所,除非在公司明示或者默示许可的情况下其他人才有进入权力。该员工虽然之前是公司高管,有进入并合理使用办公室的权利,但一旦被公司免职后就失去了这样的权力,再行强行闯入属于违法行为。

CFO被辞举报公司虚假上市

对于此次事件起因,在部分观点看来,缘于宝宝树集团4月11日公司的一则公告。公告称,公司免除徐翀董事及首席财务官职务,并免去了徐翀在集团有关附属公司或关联公司内担任的职务,理由是公司对徐翀的表现“并不满意”。

双方争议不断,一方面,是有媒体称收到徐翀的实名举报,表示宝宝树及背后股东“复星系”可能存在利用资金循环手段“结构单”虚假扩大IPO发行规模的情形,涉嫌构成虚假上市;另一方面,则是宝宝树集团在4月17日发布《补充公告》,在强调徐翀去职原因为董事会“并不满意”外,还确认了此前拖欠员工工资传闻,称徐翀曾不合理地暂停支付员工工资,且曾拒绝及时批准多家供应商的应付款项。

在部分观点看来,宝宝树及复星方面虽未直接公开回应闯办公室及虚假上市情况是否属实,但从目前相互针对的情况看,宝宝树内讧的严重程度或已不算低。

对于疑似徐翀爆料的“结构单”虚假上市问题,杨川平表示,关于发行股份过程中认购人募集资金应该是真实的投资行为,发行人利用募集资金再以委托理财返还给认购人的方式,因为不属于真实交易,存在虚假交易或者欺诈发行的可能,具体情况需要根据联交所的相关规定进行判断认定并给予相应处罚。

复星系“投谁谁亏”引不满?

金融投资报记者发现,此前,社交平台上还有据称是徐翀发出的“反思长文”流传,文中提到,“有集团O级别天天逼我用宝宝树1亿多买复星之前收购但只值小几千万不止一个项目,以实现复星甩锅变现”,且有人“一来宝宝树就干尽龌龊事,导致阿里巴巴集团愤然退出宝宝树董事会”。

不过,相对具体一点的,还是其中提到的公司经营数据。按其说法,“集团自2017年和2018年实现两年盈利后,即步入”复星集团委派管理时代“,年均亏损4.6亿元,累计亏损近20亿元。根据我们明确收到的复星高层及委派人士的清晰指令,我们在‘烧出个未来’。”

换言之,若相关内容属实,宝宝树盈利或仍遥遥无期。

记者还在曝出“持剑闯办公室”消息的职场社交平台脉脉上发现,此前有网友盘点复星系旗下各种“后果不佳”的投资对象。

如复星系2017年投资的“内衣第一股”都市丽人,便曾在2017年、2018年实现盈利,随后却于2019年至2021年间连亏3年,直到2022年公司创始人回归,才扭亏并盈利3300万元;而复星系参与投资的游戏公司蓝港互动,在2014年至2021年8年间有6年亏损,到2022年的前三季度,亏损额仍在扩大。

更惨的还是此前的知名婚恋网站世纪佳缘。在与百合网合并后更名百合佳缘,随后被复星系收购成为“复爱合缘”,接下来不仅业绩亏损,还在去年7月曝出部分管理层被司法机关带走调查的消息。

部分复星系国外的投资对象甚至相继破产清算,如加拿大“国宝级”的太阳马戏团,2020年6月因负债16亿元申请破产保护,复星国际彼时是其第二大股东;2019年9月,英国老牌旅行社托迈酷客宣告破产,复星文旅持有其多数股权。

传闻归传闻,猜测归猜测,公司连续数年的严重亏损才是实打实的问题。

金融投资报记者查询宝宝树集团此前业绩发现,“反思长文”中提到的“两年盈利”,其实指的只是“营业利润”,若以净利润计算,公司经营问题要明显得多。

数据显示,公司在2015年至2022年的8年间,已累计亏损超34亿元,其中7年均处在亏损状态,包括长文称“盈利”的2017年也亏损超9.1亿元,仅2018年实现盈利5.2亿元。

(文章来源:金融投资报)

关键词: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2015-2022 企业财报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2018864号-21   联系邮箱:2 913 236 @qq.com